1. 首页 > 好名字

小寒全国各地都有些啥子习俗 小寒是哪天

小寒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,过了小寒就进入了冬天。那么小寒全国各地都有些什么风俗?南北方有什么区别吗?一起来看看吧!

小寒全国各地都有些什么风俗?


腊祭
到了小寒,我们就要进入腊月,腊月在《周易》中对应 “临” 卦,有 “照临得平安” 的含义,也是岁末祭祀的佳时。
冰戏 
《宋史》有:“故事斋宿,幸后苑,作冰戏。”
春冬之间,河面结冰厚实,冰上行走皆用爬犁。爬犁或由马拉,或由狗牵,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,推动前行。冰面特厚的地区,大多设有冰床,供行人玩耍,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,古代称为冰戏。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。
采购年货,准备过年 
俗话说,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。
生活上,除注意日常保暖外,进入小寒年味渐浓,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、剪窗花,赶集买年画、彩灯、鞭炮、香火等,陆续为春节作准备。
九九消寒,每天一笔
从元代开始,皇宫到民间都时兴的“九九消寒图”,该图上书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,每个字(繁体字)都是九笔。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,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,逐日填廓,每天一笔。每填写完一字,便过一九,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。

南北方有什么区别吗?

小寒天冷,南北地域跨度大,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产、生活习俗。在北部大部分地区的农事上, 已经没有活儿了,正在进行歇冬,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、牲畜圈的保暖和肥肥育肥工作。以前,家畜如牛马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,需要特殊保护。小冷天最冷,更要注意看护家畜。人们常在牛棚里烧火取暖。小牛们在御寒方面更为小心,它们在草垫上分开,挂上草帘来挡风。家养好了,就会用温水喝掉家畜,尽量减少家畜的体力消耗,预防疾病,并在饮水中加一点盐,补充冷天家畜体内盐分的损失,提高家畜的免疫能力。平时我们看到家畜舔墙根,喝脏水的现象,就是家畜缺盐,以舔墙根里的盐碱土,或从脏水里获取盐分的表现。南半球的小寒节气需要做好油菜清沟、小麦追肥等工作,如果遇上强冷空气,可在田间撒草木灰、秸秆或盖粪等,帮助作物渡过最寒冷的季节。从多年的农事经验来看,人们往往会推测来年的气候变化,提前做好农事规划,如山东地区就有“小寒不雨,大暑必旱”,“小寒若云,来春必旱”的说法。